笔削褒贬

首页 / 笔削褒贬
笔削褒贬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bǐ xuē bāo biǎn

释义

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出处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用法

笔削褒贬作宾语、定语;指修改文章。

笔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扫:清除,消灭。形容笔力雄健,雄奇奔放,无所匹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 色彩:中性成语
贬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色彩:中性成语
"笔削褒贬"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