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

首页 / 举棋不定
举棋不定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ǔ qí bù dìng

释义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用法

举棋不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典故
  • 春秋时期,卫国人宁殖将国君卫献公驱逐,另立公孙剽为国君。临终前嘱咐儿子宁喜去齐国接回卫献公。宁喜去看望了卫献公表示愿意帮他回国。大夫大叔仪事后对宁喜说:“你这样举棋不定会招致大祸的。”卫献公回国后就杀了宁喜
造句

1.疑事无功,你总是瞻前顾后,举棋不定,那就什么事也办不好!

2.她举棋不定,不知道该买些什么才好。

3.是出国深造呢?抑是投入职场工作?他考虑了又考虑,仍然举棋不定

4.请你别再举棋不定了,机会稍纵即逝。

5.他虽然也曾举棋不定,但最后还是担起了厂长的重任。

6.眼前已无时间让你举棋不定,请该断立断。

7.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您怎么还举棋不定

8.事情迫在眉睫,他却举棋不定

9.没有知识和主见的人,只能南辕北辙,举棋不定

10.机遇来临时,如果举棋不定,那就会丧失成功的机会。

成语翻译
英语:

hesitant

日语:

態度(たいど)を決(けっ)しがたい

俄语:

быть в нерешительности

德语:

sich nicht entscheiden kǒnnen

法语:

irrésolu

成语谜语

出将入相(打一成语)

举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 色彩:中性成语
定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犹盖棺论定。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惊魂:受惊吓的心灵。形容受惊吓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大震后的克赖斯特彻奇满目疮痍。惊魂未定的居民们星期天开始面对这场罕见大地震所造成的破坏。
  • 释义:和尚静坐,使心定于一处,不起杂念,叫入定。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在难于接受的或同样紧迫的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时为难犹豫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泊:停留。比喻东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