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姓氏档案
  • 拼音:dài
  • 部首:戈
  • 总笔画:17
  • 繁体字:戴
  • 得姓始祖:后世尊宋戴公为戴姓始祖
  • 分布最多省份:江苏
  • 得姓方式:以谥号为氏
  • 百家姓位置:第116位
戴姓起源

    「戴」源出;一

    1.以谥号为氏,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2.以国为氏,源于春秋时期之公爵诸侯国--戴国。这一支也是出自子姓,另有一说是出自姬姓。3.出自姬姓。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4.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5.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6.戴是兵主蚩尤的族称。兵主蚩尤姓戴。

戴姓先祖

    戴?帧N髦艹跄辏?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忠酝醺岗趾盼?氏,称戴?帧:笫酪嘌赜么餍眨?并尊戴?治?戴姓得姓始祖。

    戴姓分布

    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30万,为全国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2%,为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江浙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间,戴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皖苏沪浙、湖北大部、赣湘、云贵川渝、粤闽台大部、鲁豫东南、陕西南段、辽宁大部、吉林南段、黑龙江东端和西北角、内蒙古东南和东北角,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76%的戴姓人群。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的地区,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11%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33.2%的土地上,居住了大约23%的戴姓人群。

戴姓分布地区

    安徽亳县,江苏扬州市,河北清河郡 

迁徙分布

    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30万,为全国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2%,为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江浙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间,戴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皖苏沪浙、湖北大部、赣湘、云贵川渝、粤闽台大部、鲁豫东南、陕西南段、辽宁大部、吉林南段、黑龙江东端和西北角、内蒙古东南和东北角,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76%的戴姓人群。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的地区,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11%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33.2%的土地上,居住了大约23%的戴姓人群。

戴姓名人

    戴嵩: 戴嵩: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与韩?昊?马齐名,世称“韩马戴牛”。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其中羼入宋元及明初人诗颇多。

    戴圣: 与叔父德同学《礼》于后苍。宜帝时为博士,参加石渠阁会议,与诸儒讲《五经》异同,为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选辑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曾任九江太守,行治多不法,其子弟与宾客为群盗。扬州刺史因圣为大儒,常优容之。(、)

    戴璐: 号菔塘,一号吟梅居士。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卿。曾任扬州梅花书院山长。编有《国朝六科汉给事中题名录》、《国朝湖州府科第表》。著有《藤荫杂记》、《吴兴诗话》等。

    戴祚: 官西戎主簿。东晋末,尝从刘裕西征姚泓。撰有《西征记》、《甄异传》。

    戴笠: 字耘野,初名鼎立,明诸生。明亡后,一度为僧,还俗后隐居同里镇。有《寇事编年》(一名《怀陵流寇始终录》)、《思文纪略》、《行在春秋》等。

    戴亨:  号遂堂。原籍浙江钱塘(今杭州)。康熙末年进士,官山东齐河知县。以诗著名,为“辽东三老”之一。诗作以杜少陵为宗,著有《庆芝堂诗集》。

    戴埴: 理宗嘉熙二年进士。所著《鼠璞》,考证经史疑义及名物典故之异同,持论多精审。又有《春秋志》。

    戴梓:  字文开。善制造火器。康熙中,以布衣从军,随康亲王杰书讨伐耿精忠叛军,献连珠火铳法,可连发二十八响;以功授道员札付,后又奉命制造子母炮;康熙帝赐名“威远将军”,用于亲征噶尔丹。仿造西洋蟠肠鸟枪。兼能文,曾官翰林院侍讲,供职南书房,养心殿。通天文历算,参与编纂《律吕正义》。

    戴昺: 号东野。戴复古从孙。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理宗嘉熙间授赣州法曹参军。少工吟咏。有《东野农歌集》。

戴姓男孩常用字
戴姓女孩常用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