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
姓氏档案
- 拼音:fán
- 部首:几
- 总笔画:3
- 繁体字:凡
- 分布最多省份:湖南、天津等
- 得姓方式:以国名为姓氏
凡姓起源
"周王朝初建时,周公旦的儿子被封到“凡”地,建立了凡国,人称凡伯。他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氏。“凡” 地就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南,即北云门镇凡城村西北,现遗址犹存,但该姓较为少见,河南省项城市凡腰庄,凡冲村以及贾岭镇凡楼村是凡姓;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樊营村、小樊营,太和县倪邱镇樊路口村、小樊庄都是凡姓,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瓦坊乡小凡村几乎也都是姓凡;安徽省涡阳县樊桥村与樊小自然村村也几乎是姓凡。安徽省利辛县永兴镇凡马庄村,樊老家村,凡寨子也是凡姓。
关于凡姓的来源,许多姓氏古籍均有记载:
1.《姓解·一一三·乙部》:“凡,姬姓。” 《广韵·凡》、《姓氏急就篇·下》、《姓苑》的记载相同:“凡,姓。周公之子凡伯之后。” 《通志·二六·二以国为氏》记载的更为详细:“凡氏:周公第二子凡伯之后,为周畿内诸侯。皇甫谧谓:‘凡氏避秦乱,添水为泛’”。 山东省汶上县、河南省偃师市东石坝《姬氏志》均记载:“周公少子封于凡,以国为氏。” 《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曰:“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凡国故城在今河南辉县西南。”显然是黄帝后裔。
2.笔误简化。另有部分樊姓人口因笔误或为求书写简单而改为凡姓。如萧姓和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