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

首页 / 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chén yù dùn cuò

释义

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出处

唐·杜甫《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用法

沉郁顿挫作谓语、定语;形容诗文抑扬顿挫。

造句

1.杜甫的《雕赋》与《天狗赋》尽显其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

2.沉郁顿挫一词精准描绘出杜甫诗和周邦彦词的独特风格。

3.杜甫的诗作因其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这源于其多重矛盾的复杂情感交织。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profound and forceful

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疴:病;宿:长久的。指重病和老病。也比喻积久而成,为害甚大的社会弊端。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这病只是近期的小恙,绝非根深蒂固的沉疴宿疾
挫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 释义:铿锵: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深沉蕴藉,抑扬有致。《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若令執先臣故事,拔泥塗之久辱,則臣之述作雖不足鼓吹《六經》,至沈鬱頓挫,隨時敏給, 揚雄 、 枚臯 可企及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沈鬱頓挫,哀而不傷,發乎情,止乎禮義之言也。”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女﹞彈《湘妃怨》一曲,沈鬱頓挫,如泣如訴。”
  • 释义: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李老师讲课时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