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实击虚

首页 / 避实击虚
避实击虚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ì shí jī xū

释义

虚:空虚。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

出处

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用法

避实击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

典故
  • 公元前623年,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采用避实就虚的作战方法,避免与楚军的中军主力决战,先令其下军向楚右军进攻,因为楚右军是由陈、蔡两国军队组成的弱势部队,一举取胜。晋军主将狐毛又用计诱歼了楚左军,最终取得重大胜利
造句

1.避实击虚是我军开展游击战争的一条重要战略方针。

2.在战争中,应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避实击虚才能克敌制胜。

3.努尔哈赤用兵如神,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把明军杀败了。

4.认为有形战术创新方向应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5.以此应敌,则避实击虚,手打肩撞,皆可以意为之。

6.岂止不错,单论拳脚巧妙已经在我之上,大有避实击虚料敌于先的高手风范。

7.避实击虚、以逸待劳、联宋灭金,且隐含的策略为假道灭虢,南宋亡也。

8.它讲求的是以逸待劳,以静制动,避实击虚,后发先至。

9.铮铮的琴声中,韦天川生平第一次竟有退缩之心,狭长的双目寒芒闪烁,望向那个可恨的男人与弹琴的美人儿,避实击虚,也是一种高明的战法。

10.孙子要求进攻行动的突然性,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要“避实击虚”、“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要“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stay clear of the enemy's main force and choose to attack the vulnerable spot

避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避人耳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避世:逃避世务;金马:借指宫殿。指身为高官而逃避世务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 色彩:中性成语
虚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盈:满;虚:空虚。早上充盈,晚上空虚。形容对人忽冷忽热,反复无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趁空子,攻虚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盈:盛满;虚:谦虚。指事业处于极盛时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小张说话总喜欢故弄玄虚,使人感到高深莫测,时间长了,令人厌烦。
  • 释义:犹故弄玄虚。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