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布斗粟

首页 / 尺布斗粟
尺布斗粟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chǐ bù dǒu sù

释义

比喻兄弟不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用法

尺布斗粟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兄弟不和。

典故

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封刘长为淮南王(辖境约当今安徽、河南两省淮河以南及湖北省东部),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汉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刘长阴谋叛乱,事发被拘,在流放途中,刘长不食而死。民间有人编一首歌词,唱淮南王道:“一尺麻布,可以缝衣;一斗谷子,还能捣米。兄弟两人,不能相容。”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brothers at loggerheads

尺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柄:权力。指尺寸长大小的权力。比喻微小的权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尽”字的俗体“尽”字。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小幅书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 色彩:中性成语
粟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