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

首页 / 箕山之志
箕山之志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ī shān zhī zhì

释义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用法

箕山之志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箕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隐士的风范。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 色彩:中性成语
志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泰山心境抒写青春意气、仰天大笑的凌云之志
  • 释义:凌霄: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请受瘠薄的寝丘,以保长久不失。后因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为“寝丘之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思想受到迷惑扰乱。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