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首页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八字成语
  • 形式
    8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lǎo jì fú lì,zhì zài qiān lǐ

释义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

用法

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老年人

老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我的伯父老气横秋,常常使人十分讨厌。
  • 释义: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驳得他老羞成怒,大骂起来。
  • 释义: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
  • 色彩:贬义成语
里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氂,亦作“ 釐 ”。《魏书·乐志》:“但氣有盈虚,黍有巨細,差之毫氂,失之千里。”《旧唐书·魏徵传》:“此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俺父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掉在壕裏,簽了大腿。”《玉娇梨》第十二回:“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着不到,滿盤從起。”
  • 释义:蹙:缩;国:国土。指丧失国土或边疆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