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声屏气

首页 / 敛声屏气
敛声屏气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liǎn shēng bǐng qì

释义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用法

敛声屏气作谓语、宾语;形容精神集中。

造句

1.所有的观众都敛声屏气,关注着这个气质超群的孩子。

2.全场观众敛声屏气,旋即掌声雷动……

3.看这这霍去秉父子都是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想不到这玉儿却是这般的活脱,也算是奇了。

4.杨蓉的声音传来,一贯敛声屏气的她即便是提高声量,音色依然不会觉得刺耳。

5.一路上,到处都有穿着靓蓝小袄官绿色比甲的丫鬟,敛声屏气地垂手立着。

6.隋戈敛声屏气,将洞穴附近的一切细微变化都收入眼中。

7.众人连忙敛声屏气,缩在钟福身后,看他如何应付。

8.众人一听,皆敛声屏气,一言不发,怕插了嘴也挨了抄斩。

9.一直坐在车内敛声屏气注视着这里的子寒立刻拉开车门,跑了上来,却还是晚了一步。

10.说完两人假装晕倒,靠着墙,敛声屏气的。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hold one's breath and keep quiet

敛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隐匿锋芒,才气不外露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再造生灵,使死者复生。敛骨,使散掉的骨骼集结起来。吹魂,把散走的魂魄吹送回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语本《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谓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后疏前”四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缩手止步。形容不敢妄为。
  • 色彩:中性成语
气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在对爱人发牢骚、挑剔之前,记得先深呼吸,别恶声恶气
  • 释义: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状、装束、声音等奇怪,跟一般的不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俩在一起,可谓是沆瀣一气。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