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形怪状

首页 / 奇形怪状
奇形怪状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í xíng guài zhuàng

释义

形容形状稀奇古怪;与众不同。

出处

唐 房玄龄《晋书 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用法

奇形怪状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物体的外形。

典故

温峤平苏峻、祖约之乱后,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朝廷商议留他辅政。因为王导是先帝所命重臣,温峤不想与之争,固辞还藩。在回武昌的路上,经过一个叫牛渚矶的地方,江水深不可测,当时的人们都传说水下有许多怪物,温峤十分好奇,便叫人燃起犀牛角来照明。不一会儿,水中的鱼类在火的掩映下显出奇怪的形状,有的甚至看起来象穿着红衣服乘着马车。温峤回到武昌后不到十天就死去了。

造句

1.公园里,那奇形怪状的石山脚下,是一条宛如玉带的涓涓细流。

2.在海边,我们拾到了各种奇形怪状的贝壳。

3.溶洞里,钟乳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令人流连忘返,许多中外游客在此拍照留念。

4.溶洞里奇形怪状的石笋和钟乳石都是天然生成的。

5.岩洞里奇形怪状的岩石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6.这里满山都是奇形怪状的大石头。

7.桂林的山长得奇形怪状

8.走进水晶宫,各种山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在彩灯照耀下有如仙境一般。

9.溶洞里到处是奇形怪状的石笋和石钟乳,引人入胜,令人惊叹。

10.他们一边曲折行进,绕过这些奇形怪状的庞然大物,一边寻找进入北极海的通路。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badly dressed appearance

日语:

へんな形,奇怪(きかい)なかっこう

德语:

grotesk geformt

法语:

forme bizarre

奇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非常难得的珍奇宝物。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八国联军入侵时,盗走中国许多奇珍异宝
  • 释义:犹言希奇古怪。
  • 释义:形容想法非常奇怪,不切实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亦作“奇形怪状”。奇异的形状。
  • 色彩:中性成语
状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坏人或理亏的人抢先诉说或歪曲事实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奇形怪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奇形怪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诡:怪异;殊:特殊,特别。奇特怪异的形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诡:怪异。奇特怪异的形状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