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书捐剑

首页 / 弃书捐剑
弃书捐剑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ì shū juān jiàn

释义

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成就,遂弃而去学习剑术,又不成,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文字只够记个姓名罢了。剑术对抗一个人,也不值得学习。我要学习能对抗上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他学兵法。当他略知一点内容后,又不肯进一步深入学完。后以此典借指学习书、剑、兵法等。此典又作“万人敌”、“一夫之敌”、“敌万人”、“学剑学书”。

弃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与“弃暗投明”意相反,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亦作“背明投暗”。
  • 释义: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史记·商君列传》:“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后因以“弃道任术”谓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亦作“弃末返本”。古指弃工商而务农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抛弃旧的,吸收新的。
  • 色彩:中性成语
剑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见“买犁卖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 買犁賣劍 ”。
  • 释义:按:用手抚着。一方奉送夜光珠,另一方却手持宝剑。比喻由于误会以敌意回报对方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