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寒溽暑

首页 / 祁寒溽暑
祁寒溽暑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qí hán rù shǔ

释义

祁:大;溽:炎热天气。冬季大寒,夏天湿热。比喻生活艰苦

出处

《旧五代史·郭崇韬传》:“陛下顷在河上,汴寇未平,废寝忘食,心在战阵,祁寒溽暑,不介圣怀。”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郭崇韬(?-926年)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原为李克修的帐下亲仗,后为后唐庄宗的谋臣。为人机警有才干,并能及时向唐庄宗奏明时务利害,以帮助他巩固统治。同光三年(925年)夏,洛阳天气极热,唐庄宗常择高楼避暑,后在宦官的怂恿下拟新修一楼,但又担心郭崇韬有所谏止,便对郭说:“今年太热。我从前在河上,五、六月时与贼对峙,所住的地方又低又湿,穿着铠甲与敌人战斗,但从来没有觉得热。现在居住在宽阔高大的宫殿中却无法忍受,不知是为什么?”郭崇韬回答道:“当年是因为敌人尚未平定,陛下一心只顾战争,当然顾不上什么祁寒溽暑了。现在中原马上就要太平,陛下心中无忧,所以即使是在百尺高台、宽广大殿中,也总觉得热。希望陛下常常回忆一下当年创业之艰难,这样就不会觉得暑热无法忍耐了。”

祁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 色彩:中性成语
暑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