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聋振聩

首页 / 发聋振聩
发聋振聩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拼音

fā lóng zhèn kuì

释义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也能听到。发:开启;振:振动;聩:耳聋。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麻木糊涂的;给人以极大的震动和启发。

出处

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

用法

发聋振聩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唤醒麻木的人。

典故
  • 清朝时期,英国舰船经常侵犯中国领海主权,以保护向中国输送鸦片的贸易,鸿胪寺卿黄爵滋忧心忡忡。他上《禁烟议疏》给道光皇帝,列举大量的数据与材料证明鸦片的危害,提出为了严禁鸦片,应不惜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
造句

1.鲁迅的文章总能让人警醒,发聋振聩,引人深思。

2.他的文章一经发表,即刻产生发聋振聩的效果,引起巨大反响。

3.鲁迅深感国人愚昧麻木,决心开展发聋振聩的启蒙工作,于是弃医从文。

4.鲁迅先生以笔为剑,创作出了发聋振聩的文学经典。

5.那声音清脆悦耳,发聋振聩,瞬间驱散了周围的阴霾。

6.这记灌篮震撼全场,发聋振聩,连文祥也毫不吝啬地称赞起来。

7.远远地就能听到练武声发聋振聩,令人心潮澎湃,足见人数众多。

8.人群中喊声响彻云霄,发聋振聩,仿佛雷霆即将爆发。

9.在这种境况下,陶尚行的文章突然出现,如同震撼人心的号角,发聋振聩

10.这篇文章言辞犀利,发聋振聩,读来令人深感震撼。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发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作为干部,应身先士卒,而不是躲在办公室发号施令
  • 释义: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形容精神饱满蓬勃;意气风发昂扬。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在欢快的鼓乐声中,运动员们精神振奋,发扬蹈厉地进入运动场。
聩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尽管它缺乏振聋发聩的启示,但是这份日记仍然是有益的。
  • 释义:救治教化愚昧糊涂的人。
  • 释义:抉:撬开;聩:糊涂。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