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寝皮

首页 / 食肉寝皮
食肉寝皮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hí ròu qǐn pí

释义

吃他们的肉;剥下他们的皮当褥子垫。形容对敌的深仇大恨。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用法

食肉寝皮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仇恨很大。

典故

春秋时,州绰原为晋国勇将,襄公十年曹伐齐时,俘虏了齐将殖绰、郭最。后州绰为避祸奔齐,齐王在州绰面前多次夸赞殖绰、郭最的英勇善战,州绰听后咬牙切齿地说:“在我眼里,殖绰、郭最如同禽兽一般,假若当年将其射死,他们的肉已被吃掉,皮早已做成卧具了。”“食肉寝皮”,意谓割他的肉当饭吃,剥他的皮做褥垫睡,表示极端仇恨。

造句

1.大家谈起那些车匪恨不得食肉寝皮

2.这狗官把这里搞得有天无日,乌烟瘴气,老百姓恨不得将他食肉寝皮

3.战争年代,老百姓痛恨日本鬼子,恨不食肉寝皮。 

4.对拐卖我儿子的那个罪犯,我就是食肉寝皮也解不了心头之恨哪!

5.这个坏蛋,光是枪毙还不足以平民愤,简直应该食肉寝皮

6.狗贼!我等恨不得将你食肉寝皮,碎尸万段!

7.不过这声音深染恨意,仿佛欲将门外的人统统食肉寝皮,那些军士听在耳中也不禁胆寒。

8.占其一者不共戴天,占其二者不死不休,综其全者食肉寝皮也不可消其仇恨。

9.这狗官把这里搞得有死无乌烟瘴气,老百姓恨不得将他食肉寝皮

10.耳朵里也是嗡嗡直响,对李玄的恨也已经达到了顶点,巴不得将对方食肉寝皮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deep hatred for the enemy

食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张丽丽把请人答好的题目来回地背,有时错得令人啼笑皆非,这样食而不化地复习是功课,怎么去应考?
  • 释义: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我们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食古不化
  • 释义: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 色彩:中性成语
皮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见“抓破脸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不能说动对方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