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猿祸木

首页 / 亡猿祸木
亡猿祸木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wáng yuán huò mù

释义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出处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

用法

亡猿祸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 唐朝大历年间,有数百只猴子栖息在古田的杉木林中,附近的农民嫌它们危害庄稼,想把林子砍光然后杀猴。群猴中的一只老猴见人伐木,就跳到附近的一家房屋开始纵火烧屋。农民见房屋烧起来了赶紧去救火,于是群猴纷纷逃走
近义词
亡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你是不要命了吗?怎么会跟那批亡命之徒往来呢?
木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槁:枯干。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同“枯木朽株”。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谓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