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代笔

首页 / 捉刀代笔
捉刀代笔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zhuō dāo dài bǐ

释义

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客止》:“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用法

捉刀代笔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为别人写东西。

典故
  • 三国时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在会见匈奴的使者时,为了显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让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装成他接见,自己则扮成武士提着刀站在床头。会见完毕就命间谍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说床头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write for somebody else

捉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亦作“捉风捕影”。亦作“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人常说“捉贼见赃,捉奸见双”,没有真凭实据谁敢给他下结论。
  • 释义:摆架子,装腔作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色彩:中性成语
笔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名家的大手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南朝梁沉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谓无韵之文。②用以泛指诗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言神来之笔。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