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不逊

首页 / 傲慢不逊
傲慢不逊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ào màn bù xùn

释义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慢不逊。”

用法

傲慢不逊作谓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典故

《汉书·萧望之传》:“是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设常平仓(1),上善之,望之非寿昌。丞相丙吉年老,上重焉,望之又奏言:“百姓或乏困,盗贼未止,二千石多材下不任职。三公非其人,则三光为之不明,今首岁日月少光(2),咎在臣等。”上以望之意轻丞相,乃下侍中建章卫尉金安上、光禄勋杨恽、御史中丞王忠,并诘问望之。望之免冠置对,天子繇(由)是不说(悦)。

成语翻译
英语:

arch

傲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 色彩:中性成语
逊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也作“出口不逊。”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请你以后不要说话出言不逊,避免无意间伤害到他人。
  • 释义:逊:恭顺;谦逊。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没有礼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凶悍倔强,傲慢不顺从。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