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

首页 / 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ù hán ér lì

释义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用法

不寒而栗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怖的场合

典故

义纵(?——前117年),河东(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汉武帝时,任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南)令(县行政长官)。当时,军队多次经过定襄(郡,今内蒙古长城以北和林格尔一带。治成乐,今林格尔西北),定襄官吏、平民混乱不治、风俗败坏,于是调义纵担任定襄郡太守。义纵到任,掩袭逮捕定襄监狱中身犯重罪而从轻拘囚之囚犯二百多人,以及他们之宾客、兄弟私入探望的也有二百多人。义纵把私入探狱之人一律逮捕逼讯,冤诬说:“替死刑犯解脱刑具”。这天上报一共杀死四百多人。从这以后,定襄郡人在天气不寒冷的气候下而怕得浑身发抖,奸猾狡诈之人反而帮助官吏进行治理。

成语翻译
英语:

one's blood runs cold < one's blood turns to ice; shudder with fear; tremble with fear >

不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轻下重,扳倒后自己能竖立起来。现多用于讽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不值得谈论。
  • 色彩:贬义成语
栗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战:怕;栗:发抖。两腿发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惧异常。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谓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战战栗栗”。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汗流浃背,两腿颤抖。形容害怕、恐惧的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