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

首页 / 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释义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用法

不求甚解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学习不深入

典故

陶潜(372-427年),又名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出身士族,家道中落。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低微官职。当时正值士族门阀地主把持政权之时,官场黑暗腐败,乃决心归隐。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农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其精炼,具有独特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陶渊明年少时,志趣高远脱俗,曾经写了篇《五柳先生传》以明其志。其中说:“这位先生也不知是何许人,姓名字号都不清楚,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故以五柳先生为号。他性情闲静,不爱说话,不追求荣华富贵,喜好读书,读书时领会文章的主旨而不在词句上浪费工夫,每次遇到书中意旨和自己相合,便高兴地忘记了吃饭。”

成语翻译
英语:

do not seek to understand things thoroughly

不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 色彩:褒义成语
解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象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形容事势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谓逐条逐节进行分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像土块散开;瓦片破碎一样。形容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可怕的土石流让许多屋舍土崩瓦解
  • 释义: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 释义:碰着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金钱有助于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不求甚解"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