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绝如缕

首页 / 不绝如缕
不绝如缕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ù jué rú lǚ

释义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

《公羊传•僖公四年》:“夷狄也,因亟痛中国,南夷与此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用法

不绝如缕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不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匕、鬯,祭祀宗庙用物,借指宗庙祭祀。古代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不奢不俭,多少合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 色彩:中性成语
缕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条缕繁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身上没有一寸线。形容极其穷困。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针线细密;缝制精致。比喻周到细致。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 閒2不容髮 ”。亦作“間不容縷”。宋苏轼 《奉诏祷雨诸庙祝文》:“民之禍福,間不容縷。”
  • 释义:衣服破烂。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