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褒贬

首页 / 不置褒贬
不置褒贬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bù zhì bāo biǎn

释义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用法

不置褒贬作谓语;指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不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乏:缺少;其:那,那些。那样的人并不少。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 色彩:中性成语
贬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褒:赞扬,夸奖;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记事论人,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色彩:中性成语
"不置褒贬"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