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

首页 / 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字数
    五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释义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出处

《宴子春秋·谏下二十四》

用法

二桃杀三士作宾语、定语、分句;比喻借刀杀人

典故

春秋时代,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侍卫齐景公的三个勇士,都能力搏猛虎。有一次,齐相晏婴从他们身旁走过,他们却毫无礼貌。晏婴很生气,对齐景公说,我听说贤明之君蓄养的勇士,对上应当深明君臣大义,对下应当懂长幼之礼,对内可以制止暴乱,对外可使敌人闻风丧胆。这样,上面作国君的赞赏他们的功劳,臣民百姓也佩服其勇,因而他们才位置尊荣,俸禄优厚。现在您所蓄养的这几个猛士,对上不懂君臣大义,对下不懂长幼之礼,对内不能制止暴乱,对外不能镇慑敌人,都是一些危害国家的人,干脆把他们除掉算了。齐景公担心他们勇猛难制,无法除掉。晏子为齐景公设计,请齐景公赐给他们三人两个桃子并要他们各自表功,计功食桃。公孙接叹息道,晏子真是个聪明人,他让我们计功食桃,不接受桃,显得不勇敢;接受了,又桃少人多。看来只好这么办了。便自陈功劳说,我为国君杀过野猪,又亲自和猛虎相搏斗,象我这祥的功劳,恐怕无人可比,可以吃桃子了吧!说完就拿起了一个桃子。田开疆随即说,我手执兵器两次打败敌人,象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单吃一个桃子吧!随即也拿了一个桃子。古冶子说,我曾护送国君横渡大河,遇到一只凶猛的大鼋,那个家伙把国君的一匹马拖入水底。当时,我潜下水底,一气追了九里路,才杀了那只大鼋。象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单独食用一个桃子吧!你们为什么不把桃子交出来。说话之间,便抽出宝剑,要和公孙接、田开疆搏斗。公孙接、田开疆说道,我们不如你勇敢,功劳也没有你大,如果占据桃子不交,显得贪婪;为此还有脸活着,就显得不勇敢了。便交出桃子、拔剑自杀。古冶子见状道,两个伙伴自杀,只有我活着,这是不仁;侮辱别人,自己夸耀自己,这是不义;悔恨自己的言行而不去死,这是懦弱。当然他们二人同食一桃也可以,我独得一桃也应该。于是放下桃子,也引剑自杀了。

二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一演化为二,二合成为一。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为对立的两种现象,对立的两种现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 色彩:中性成语
士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海岱:东海与泰山之间的地方,引申为海内。海内的清廉之士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学者,学问渊博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嫉妒和轻慢有才德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志在江海不肯做官的隐士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志在江海不肯做官的隐士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