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膻逐秽

首页 / 附膻逐秽
附膻逐秽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fù shān zhú huì

释义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权贵,追逐个人利益。

出处

《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用法

附膻逐秽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近义词
附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传闻异辞,捕风捉影。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权贵,追逐个人利益。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附赘:附生于皮肤上的肉瘤;悬疣:皮肤上突起的瘊子。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 色彩:贬义成语
秽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残:残暴。秽:污秽,比喻恶势力。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对于邪恶势力,我们定要除残去秽,坚决不容其滋生蔓延。
  • 释义:涤:清除;瑕:玉上的斑点;荡:清除;秽:肮脏。指清除旧的恶习。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精神文明之风如涤瑕荡秽般强劲,给社区带来焕然一新的面貌。
  • 释义: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东汉高凤,字文通,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后用为自诬之典。
  • 释义:纳:容纳;秽:肮脏,污秽。包藏容纳污浊肮脏的东西。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