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鼓晨钟

首页 / 暮鼓晨钟
暮鼓晨钟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ù gǔ chén zhōng

释义

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

唐·李咸中《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用法

暮鼓晨钟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暮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形容爱情不专一。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同“暮鼓晨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亲:父母,亲人;舍:居所。比喻客居他乡,思念亲人。
  • 色彩:中性成语
钟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莛:草茎。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②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声音像钟声一样响亮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