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猴而冠

首页 / 木猴而冠
木猴而冠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释义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用法

木猴而冠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面兽心的人

木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魅:物老成精。指山林的鬼怪。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呆板、迟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形体。比喻不受外物干扰,意志坚定。
  • 色彩:中性成语
冠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被:通“披”,披散;撄:萦绕。披发散缨。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