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法自毙

首页 / 作法自毙
作法自毙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zuò fǎ zì bì

释义

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用法

作法自毙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作自受

典故

《史记.商君列传》:“……秦孝公卒,太子(名驷,秦惠王,也称秦惠文君)立。公子虔(太子驷的老师,秦国贵族,因太子犯法受刑,与商鞅结下仇恨)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指店主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留客住宿)无验(验,凭证)者坐(株连坐罪)之。’商君喟然叹曰:‘嗟呼,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秦孝公时,商鞅主持变法。孝公死后,有人告发商鞅谋反,秦惠王下令逮捕他。商鞅逃到一处关隘,想找一客店住下,店主人不知是商君,说是按照商君之法,留宿没有凭证的人,店家是要坐罪的。商鞅很感慨地说,为法的弊害竟至如此吗?没办法,他只得逃到魏国去,魏人把他抓住交给了秦国。后被杀,车裂于咸阳。“作法自毙”便是由这段故事引发概括而成。后世常用以比喻自作自受,自食其果。又作“作法自敝”。

作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贾:有固定店面的商人。指有固定店面的商人和转运贩卖的行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不时:不合时宜。做事违背农时。泛指不合时宜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作作:光芒四射的样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声势显赫。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作作:光芒四射的样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声势显赫。
  • 色彩:中性成语
毙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同“ 束手待斃 ”。宋 秦观 《进策·盗贼上》:“與其嬰錮金木,束手而受斃,孰若遯逸山海,脱身而求生。”
  • 释义:见“养虎自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