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公济私

首页 / 假公济私
假公济私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jiǎ gōng jì sī

释义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用法

假公济私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造句

1.想不到他会假公济私,将募款纳入私囊。

2.假公济私会侵蚀国本,此弊要切实防杜。

3.战乱中的北宋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官员们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而黎民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

4.在整个赈灾行动中,竟然有人假公济私,真是可恶。

5.有些干部假公济私,专门肥自己的腰包。

6.他屡次假公济私,对上司则逢迎拍马,才会让自己成为同事间的众矢之的。

7.现在那些招摇撞骗,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

8.这件弊案所以会发生,原来是厂裡面的人假公济私,监守自盗。

9.与假公济私的不良作风进行坚决的斗争。

10.张大爷是我们村公认的好干部,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假公济私

成语翻译
英语:

abuse the public's trust

日语:

虥(おおやけ)にかこつけて私腹(しふく)をこやす

俄语:

злоупотреблять служéбным положéнием

德语:

eine Position zum persǒnlichen Vorteil nutzen

法语:

prévarquer

假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装傻;假装糊涂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假公济私”。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冒充别人姓名。
  • 色彩:中性成语
私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他真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做事公道,从不以权谋私。
  • 释义:谓执笔判案不徇私情。
  • 释义: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借公务谋取私利。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