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不二价

首页 / 口不二价
口不二价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kǒu bù èr jià

释义

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出处

《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用法

口不二价作谓语、宾语;用于买卖等。

典故
  • 汉朝时期,出身豪门的韩康不愿入仕当官,经常游名山采药到长安市场上去卖,三十年如一日坚持言不二价。有一次,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讨价还价,女子说她早就知道韩康言不二价,韩康叹息自己隐名避世还是被人认出,就隐遁于霸陵山中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No bargaining.

口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谈吐文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没有多少空闲时间,是他喜欢说的一句口头禅
  • 释义: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
  • 色彩:中性成语
价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
  • 释义:谦词。谓劣货而获优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蕴:积聚,藏蓄。积聚珍奇的宝物,等待适当的价钱。比喻怀藏奇才,等待施展的机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韫椟:藏在匣子里。把玉藏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