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

首页 /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nèi shèng wài zhǔ

释义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用法

内圣外王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造句

1.精华荟萃,传承国学;内圣外王,推陈出新。

2.第四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将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与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相结合的可行与必要性。

3.随着“圣”的逐步道德化,圣最终被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理想。

4.“内圣外王”一词,囊括中国学术之全体。

5.思想保守主义者把中华民族的辉煌归于“内圣外王”之道,要求继续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

6.但在经世致用方面,湖湘学派竭力避免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理论的缺陷,表现出独特的经世风格。

7.是先生以经学即内圣外王之学,惟于历史中求经学,始能见经学之意义。

8.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礼记》一书,探讨《礼记》的“内圣外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9.「内圣外王」的人生蓝图。

10.内圣与外王之间是一种“一而二、二而一”的上承下达关系。

内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同“内忧外患”。
王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牛皮:指虚套的话。指会吹嘘而不干实事的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千:极言其多。指天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作战要先抓主要对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