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做梦。梦幻。梦乡。梦魇。梦呓(梦话)。梦想。梦寐以求。同床异梦。
详细字义
◎ 梦
夢 mèng
〈名〉
(1)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 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2) 同本义 [dream]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湖泽 [lake]。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
词性变化
◎ 梦
夢 mèng
〈动〉
(1) 做梦 [dream;have a dream]
王梦见一儿。——晋· 干宝《搜神记》
卧则梦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我欲因之梦吴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
(3) 比喻幻想 [illusion;dream]。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mèng)指梦幻、梦想,取名意为美好、浪漫、简单、无拘无束。
[①][mèng]
[《廣韻》莫鳳切,去送,明。]
亦作“夣1”。亦作“1”。“梦1”的繁体字。“瞢2”的被通假字。
(1)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
(2)做梦。
(3)想象。
(4)比喻空想,幻想。
(5)湖泽。
(6)特指云梦泽。
(7)姓。相传为战国吴王寿梦的后裔。宋有梦仲才,元有梦仙。见《正字通·夕部》。
夢2[méng]
[《廣韻》莫中切,平東,明。]
“$$2”的繁体字。
(1)不明。
(2)昏乱。见“夢2夢”。
(3)最细的雨。
(4)用同“蒙”。
[上古音]:蒸部明母,miu?ng
[平水韵]:上平一东·去声一送
[国 语]:mèng,méng
[粤 语]:mung6
[闽南语]:bong7,bang7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宋朝·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唐朝·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宋朝· 苏轼《西江月·梅花》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唐朝· 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唐朝· 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宋朝·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唐朝· 李白《塞下曲六首》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朝· 崔涂《春夕》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唐朝· 温庭筠《瑶瑟怨》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宋朝·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