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堤岸,堤防:塘坝。塘堰。河塘。海塘。
◎ 水池:池塘。荷塘。鱼塘。苇塘。
◎ 某些地区在室内挖小坑用来生火:火塘。
详细字义
◎ 塘 táng
〈名〉
(1) (形声。从土,唐声。本义:堤岸)
(2) 同本义 [dyke;dike;embankment]
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登池上楼》
(3) 又如:塘岸(堤岸);塘埝,塘埭(塘坝);塘堰(小型蓄水工程。现指塘坝);塘坟(近海盐区无山地,盐民死后在海堤下掘一缺口将棺材埋入);塘丁税(水利税)
(4) 方形水池 [pool;pond] 中古时圆的叫池,方的叫塘
下者飘转沉塘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
(5) 如:塘池(池塘);泥塘(烂泥淤积的洼地);苇塘;塘坳(池塘;低洼地);塘泥
(6) 小坑 [pit]。如:火塘。又特指点播旱地作物的窝子。如:打塘点播;包谷一塘也没有点下去
(7) 驿站关卡 [a small place under protection]。明、清驻军警备的较小辖地,比“汛地”小。如:塘报(紧急情报;清代的邸报。由驻京堤塘武官抄录上谕送往本省的通报);塘卒(驿站兵);塘汛(关卡)
(táng)指水池。
[①][táng]
[《廣韻》徒郎切,平唐,定。]
(1)堤岸;堤防。
(2)土筑的大道。泛指大道。
(3)水池。
(4)驿站关卡。
(5)特指浴池。
(6)方言。火塘。
[广 韵]:徒郎切,下平11唐,táng,宕開一平唐定
[平水韵]:下平七阳
[唐 音]:*dhɑng
[国 语]:táng
[粤 语]:tong4
[闽南语]:tng5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唐朝·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宋朝· 雷震《村晚》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唐朝· 温庭筠《商山早行》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唐朝· 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宋朝·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宋朝· 曹豳《春暮》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明朝· 何景明《竹枝词》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唐朝· 李益《江南曲》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宋朝· 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宋朝· 曾巩《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