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烽火(a.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b.喻战争或战乱)。烽烟。烽燧。烽火台。烽鼓(烽火和战鼓,指战争)。
详细字义
◎ 烽 fēng
〈名〉
(1) (形声。从火,夆( fēng )声。本义: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2) 同本义 [signal fire;beacon fire]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 赵寇至,且入界。”——《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烽警(报警的烽火)
(4) 指战火 [flames of war]。如:烽火连天(形容战火到处燃烧);烽燹(战火)
(5) 指烽火台 [beacon tower]。如:烽子(守卫烽火台的士兵);烽侦(烽火台);烽候(指烽火台);烽台(即烽火台);烽墩(烽火台)
(6) 泛指举火 [fire]
后[许] 章坐走马 上林下烽驰逐,免官。——《汉书》
(fēng)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①][fēng]
[《廣韻》敷容切,平鍾,敷。]
亦作“炐2”。亦作“熢2”。
(1)古时边境报警的烟火。
(2)指战火。
(3)指烽火台。
(4)谓举火。
[广 韵]:敷容切,上平3鍾,fēng,通開三平鍾滂
[平水韵]:上平二冬
[粤 语]:fung1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宋朝· 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朝·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唐朝·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宋朝· 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唐朝· 李颀《古从军行》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唐朝·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朝· 杜甫《春望》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宋朝· 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宋朝· 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唐朝·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