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首页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九字成语
  • 形式
    9字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

释义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用法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作宾语、分句;指人所共知的野心。

典故
  •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马懿和曹爽辅佐曹睿执政。曹睿死,司马懿杀了曹爽,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胁要封晋公。曹髦气愤不过,说:“司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
近义词
  • 司马之心,路人皆见
成语翻译
英语:

Every man in the street is aware of Sima Zhao's intent

成语谜语

琴挑文君凤求凰,大街小巷处处传(打一成语)

司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对于现实中太多所谓的爱情,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 释义: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失业数年,吃尽用尽,我已经是司马青衫,一贫如洗了。 
  • 释义: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色彩:中性成语
知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懵:无知的样子。一无所知的样子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见“贫贱之交”。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不懂装懂。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对于党的政策,我们应该挨门逐户地向群众进行宣传,做到人人皆知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