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其所

首页 / 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sǐ dé qí suǒ

释义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地方。

出处

《魏书 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用法

死得其所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典故

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今河北正定)人,专心坟典,受士人称赞。作谏议大夫时,当朝灵太后的父亲司徒胡国珍亡故后谥号“太上秦公”,普惠认为前代帝后的父亲从未加以“太上”之号,上表劝道:“《礼记》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指出尊父为“太上”是帝王的大礼。于是太后亲到胡宅,召集王公及五品以上官员议定,并派使者召来普惠。任城王澄等参与议定的人,都因肃宗年幼灵太后当朝执政相顺从,并且与普惠辩论,然而普惠抗争不惧,应对如流,但最终群臣仍以“请依前诏”上奏。只是,太后也没降罪普惠。最初普惠被召时,使者伫立催促,他几个儿子忧惧涕泣,普惠正言劝解说:“我执掌谏议的职责,如不言人所难言,不谏人所难谏,就是唯诺小人,旷官尸禄。人皆有死,如死得其所,有什么可遗憾的!”等到他平安回家,亲朋都为他的幸运,向他表示祝贺。中山杜弼更写信赞惠道:“虽向难锋至,而应对响出……终使庶僚拱默。虽不见用于一时,固已传美于后代。”

造句

1.我从事的是危险的工作,经常面对的是失败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胁,但我无怨无悔,只要我奋斗过,也死得其所,死而无憾。

2.革命先烈为人民的利益死得其所

3.所有再战争中死去的人都是死得其所的。

4.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有识之士,应该死得其所

5.就算我们今天都死了那也是死得其所

6.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死得其所

7.这位烈士是死得其所的,因为他是为了党牺牲的。

8.男人战死疆场,虽然不幸,但不失壮烈,也算死得其所

9.每个人都会死,但死有所不同。我情愿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这样才死得其所

10.虽然生不逢辰,但要死得其所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die a worthy death

日语:

死所(ししょ)を得た

俄语:

умереть достойной смертью

成语歇后语

黄继光堵枪眼 | 老龙王投江

成语谜语

已故作家(打一成语) | 已正首丘(打一成语) | 故宫(打一成语) | 终须一个土馒头(打一成语) | 故居(打一成语) | 终于继承房屋权(打一成语) | 终罢结斯庐(打一成语)

死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您大可死马当活马医,随意发挥。
  • 释义:辜:罪恶。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欺压乡邻,杀人逼命,万恶不赦,死有余辜
  • 释义: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只听见几声惨叫,他就这样死于非命
  • 释义:指不停地纠缠。
  • 色彩:贬义成语
所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见“头足异处”。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为:安排;所:处所。早点为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地方。指应及早作安排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所:处所。不知道死在那里。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