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无象

首页 / 太平无象
太平无象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ài píng wú xiàng

释义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

出处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用法

太平无象作宾语、定语;多用于讽刺。

典故

牛僧儒(779-848年)字思黯,其籍贯一说为安定鹑觚(chúngū纯孤)(今甘肃灵台);一说为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南)。进士及第,宪宗时始任伊阙尉,后迁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等职。穆宗、敬宗、文宗朝,曾数度为宰相。在持续数十年的“牛李党争”中,僧儒为牛党之首领,其执政期间,竭力排挤李德裕党人。武宗即位后,李党当政,他被贬为循州长史。宪宗继位,牛党再度执政,僧儒复为原官,还朝病卒。他喜好文学,有文采,著有传奇集《幽怪录》。文宗时宦官王守澄得势,招纳一些小人,背后议论朝政。有一天,文宗在延英殿召见宰相,问:“如何才能使天下太平,你们是否有志于此。”牛僧儒回答说:“我等无能,待罪辅佐陛下,未能将国家治理得更好。然而我以为太平盛世并无一定的标准,如今四夷不侵边境,国无外患;百姓没有流离散失,亦无内忧;上施仁政,下无怨艾;私家无豪强,公议无阻塞。虽未至极盛时期,也算得是小康了。如陛下另外有更高的要求,那我等就力不能及了。”

太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比喻非常渺小。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 色彩:中性成语
象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图书馆的书真是包罗万象,各种类别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 释义: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看问题时以偏概全,那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是得不到正确认识的。
  • 释义: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夜幕降临的海上,森罗万象,神秘而诡异。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