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之徒

首页 / 饕餮之徒
饕餮之徒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āo tiè zhī tú

释义

比喻贪吃的人。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

用法

饕餮之徒作宾语;指贪吃的人。

典故

公元前609年,莒纪公的太子仆杀莒纪公并带着莒国国宝投奔鲁国。鲁宣公命令给他采邑而执政大夫季文子不但不执行,反而将其逐出国境。鲁宣公问其原因,他说,莒太子仆弑其君父,是不孝;偷窃宝玉,是不讲忠信。不能用他来教育鲁国百姓,所以才把他赶走。季文子又说,缙云氏有一个不才之子,喜欢吃喝,贪求财货,任性奢侈,不能满足,聚财积谷,没有限度,不分给孤儿寡妇,不周济穷人,人们称之为饕餮。后来被舜流放到荒远地区,让他抵御妖怪。

造句

1.对于我这样的“饕餮之徒”来说,简单生活大概永远是个梦想。

2.古代大英雄都是一些饕餮之徒,他们在餐桌上和在战场上一样骁勇。

3.喂养心灵当如饕餮之徒,又如贪婪之人,他们的注意力总在未得之物上面。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greedy person

饕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狂暴肆虐的风雪。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贪吃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饕餮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是龙生九子之一,食量大。饕餮盛宴就是指有很多吃的东西的宴席,即丰盛的宴席。
  • 色彩:中性成语
徒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圣人的门徒。多指传孔子 之道者。《孟子·滕文公下》:“能言距 楊 墨 者,聖人之徒也。” 赵岐 注:“徒,黨也。”亦省称“ 聖徒 ”。 明 李东阳 《金陵问》诗:“ 程夫子 ,真聖徒。”按,指 程明道 。
  • 释义: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不过一个市井之徒,休想娶她的女儿为妻。
  • 释义:见“实繁有徒”。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