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

首页 / 天经地义
天经地义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iān jīng dì yì

释义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用法

天经地义联合式;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含褒义。

典故
  • 出处《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札,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释义“经”指常规,原则“义”指正理,准则。天经地义比喻正确的,不可改变的因而也不容置疑的道理。故事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世子姬敬继位。但是,景王生前曾与大夫宾孟商讨过,打算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长子姬朝为世子。这样,姬朝也有资格继位。于是,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在这种情况下,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讨如何使用王室安宁。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郑国的淤吉、宋国的乐大心等。会上.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礼”。游吉回答说:“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经说过,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表示—定要牢记这个道理。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也大都表示有理。接着,赵鞅提出各诸候国应全力支持敬王,为他提供兵卒、粮草,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后来,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帮助敬王恢复王位,结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
造句

1.要有收获就得耕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2.子女赡养父母,照顾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3.大人抚养小孩和年青人赡养老人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4.为人子女者照顾年老的双亲,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5.真理也是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事物或理论。

6.国家有难,大家出钱出力是天经地义的事。

7.儿女孝敬父母,父母养育女儿,都是天经地义的事。

8.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9.因为父母养育。疼爱我们,所以我们敬爱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事。

10.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成语翻译
英语:

an unquestionable moral truth

日语:

絶対(ぜったい)に正(ただ)しい道理(どうり),不変(ふへん)の真理(しんり)

俄语:

непреложная истина

德语:

Vǒllig natürlich

法语:

principes immuables

成语歇后语

猫吃老鼠

成语谜语

上穷碧落下黄泉·掉首格(打一成语)

天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我便产生了一套自己的赚钱方案。
  • 释义: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混蛋天打雷劈的水!为什么你刚才不告诉我水这么热呢?
  • 释义: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吉姆今天骑的摩托车和他之前骑的那台脚踏车相比真是天差地远
  • 释义:迥:远。形容极其高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旧指恶有恶报。
  • 色彩:中性成语
义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伪装仁慈善良。
  • 释义:假:虚假;仁:仁爱;义:道义。指假装的仁义道德。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他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人。
  • 释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