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

首页 / 铁杵成针
铁杵成针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iě chǔ chéng zhēn

释义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

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用法

铁杵成针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典故
  •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造句

1.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磨针的。

2.发扬铁杵成针的毅力,肯定会有所收获。

3.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并获儿童书法奖。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才使铁杵成针的。

4.评论:主这表咱们教到一件事,这就是有论作什么事,都要铁杵成针,很否能就会胜利!

5.而此女的幻术却是耳厮鬓摩,铁杵成针,一点点耗光敌人的意志,令敌人眼看自己沉醉于幻境不能自拔,精神上掌控敌人的意志。

6.古有愚公移山,铁杵成针,滴水成江,但都不及我对你的祝福。让我这份元旦祝福通过电波,跨过重重高山,越过滔滔江水,掠过高楼大厦,飞到你身边。

7.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

8.每次在这儿吃都会赞叹老板娘的厨艺,虽然我一直都相信铁杵成针,但是吃着她做的菜,不得不相信有些人就是有天赋。

9.勤学苦读数春秋,攀登书山学海游。磨剑十年今始成,铁杵成针壮志有。胸有成竹赴考场,大笔一挥锦绣文。才思敏捷人称赞,题无难易都完成。笑容满面出考场,亲朋好友皆欢喜。祝高考取。

10.所谓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一杯浓茶,品味人生,在这里,就成为了一种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忍让,是宽心;知足者常乐,是平衡,是清心;滴水穿石、铁杵成针,是专。

反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an iron pestle can be ground down to a needle

铁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形容证据确凿,象山一样不能动摇。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个案件是铁证如山,谁也难以推翻。
  • 释义: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色彩:褒义成语
  • 释义:易:变易,更改。像铁板那样不能改变。形容不变的,不可更改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①犹言硬碰硬。比喻说话办事坚决、干脆。②比喻已成定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豪迈的演唱。
  • 色彩:中性成语
针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当年李白铁杵磨成针,靠的无非是信念。
  • 释义: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金针: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后因以比喻秘诀。暗中将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又借指幕后交易。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天发表了其最新的大政方针报告。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