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袂而起

首页 / 投袂而起
投袂而起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tóu mèi ér qǐ

释义

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用法

投袂而起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

典故
  • 春秋时期,楚穆王联合陈、郑、蔡三国进攻宋国。宋昭公只好投降。楚穆王神气活现指使宋昭公干这干那。楚穆王死,楚庄王即位,派大夫申舟不必向宋国借道到齐国去办事,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气得浑身发抖,投袂而起集结军队攻打宋国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burst forth suddenly whisk one's sleeves and depart

投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谓在军中仍不废学。后亦泛谓偃武修文。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矫出而脱悮不接者,天为之笑。”张华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照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后遂以“投壶电笑”为闪电不雨之典。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投水自杀。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见“投石超距”。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投隙抵巇”。
  • 色彩:中性成语
起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因为太多的人过于懦弱,不敢拍案而起
  • 释义: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一只乌鸦从一棵死亡的树的枝桠上腾空而起
  • 释义: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