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车之年

首页 / 悬车之年
悬车之年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xuán chē zhī nián

释义

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指七十岁。

出处

《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70岁

典故

典出晋刘毅之事迹。刘毅(?-285年),字仲雄,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晋武帝司马炎时,为尚书郎、散骑常侍。帝以其忠謇正直,使掌谏官,迁太仆。咸宁初转司隶校尉,纠劾豪右,京师肃然。在职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尝上书武帝,极言九品中正制之弊,武帝不从。年七十,告老家居。后司徒举为青州大中正,但尚书以刘毅已致仕为借口,不授以官职。为此孙尹上表说:“往昔郑武公年过八十,还入朝为周司徒,虽然过了悬车致仕之年,也必定有可以用的地方。刘毅前为司隶校尉,直法不挠,当朝之臣,多所弹劾。所以他们不愿再让刘毅任职。”武帝听从了建议。

近义词
悬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同“悬车致仕”。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险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渊鉴类函·乐·鼓二》引明陈耀文《天中记》:“宋范仲淹一日携子纯仁访民家。民舍有鼓为妖。坐未几,鼓自风滚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谓纯仁曰:‘此鼓久不击,见好客至,故自来庭以寻槌耳。’令纯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因以“悬鼓待椎”喻急不可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见“悬车之年”。
  • 色彩:中性成语
年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举止洒脱的青年男子。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是一个来自北京的翩翩少年
  • 释义: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犹犬马齿。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谓消除病痛,延长寿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