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将搴旗

首页 / 斩将搴旗
斩将搴旗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zhǎn jiàng qiān qí

释义

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用法

斩将搴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
斩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同“斩将搴旗”。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同“披荆斩棘”。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知道妈是要把我的男人斩草除根、斩尽杀绝。
  • 释义: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适当放弃,做出斩钉截铁的决定,才能成为人生的赢家。
旗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作战勇敢。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随风摆动,顺势迎合,奉承别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作战勇敢。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統雄兵劈面相持,驅貔虎撦鼓奪旗。”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親傳將令逞威風,撦鼓奪旗有誰同。”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三折:“撦鼓奪旗千般勇,三停刀上血光飛。”
  • 释义: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