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ěr fǎn ěr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尔反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
1.今天这罪是你自惹的,出尔反尔,莫怪别人。
2.他明明答应借一本书给我,现在居然出尔反尔。
3.这种出尔反尔的人,我们是无法与他合作的。
4.他说话矛矛盾盾,出尔反尔,真不知结论为何?
5.你们如此出尔反尔,我们谈不下去了。
6.当今世道混乱,笑里藏刀多有人在,更何况是出尔反尔?
7.你放心,我说了算数,绝不会出尔反尔。
8.这人出尔反尔,朝梁暮陈,不可不防。
9.人生在世就讲个信字,出尔反尔,难以立信。
10.你才答应,又马上反悔,如此出尔反尔,我们怎么合作?
go back on one's words
前言(ぜんげん)を翻(ひるが)えす
einmal so,einmal so
volte-face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反过来一葫芦,侧转来一扁蒲 | 吕布叛荆州 | 反转葫芦,倒转蒲扇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打一成语) | 独往独来(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