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焦口燥

首页 / 唇焦口燥
唇焦口燥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chún jiāo kǒu zào

释义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出处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用法

唇焦口燥作谓语、状语;形容费尽口舌。

造句

1.他说得唇焦口燥,可是没多少人能听懂。 

2.一天,送来一位唇焦口燥、高热不退、精神萎蘼的病人。

3.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4.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门自叹息。

5.看到他唇焦口燥饥肠辘辘的样子,我先用瓦片盛了一些清水递给他,这几天的囚徒生活想必让他吃尽了苦头。

6.风轻轻拂过这一片沙漠,偶尔强劲时,卷起滔天龙卷风,偶尔微弱时,毒辣的耀阳让人唇焦口燥,偶尔风起沙静。

7.他唇焦口燥,只盼能找些清水,好好的喝上几口,但是眼下距离方才的冰河却是极远,再没有走过去的力气。

8.待李隆索觉得自己唇焦口燥后,才发现这样下去,这一天都不能打探到什么,但是自己又不能不回答他维的问题。

成语翻译
英语:

One's lips and mouth are parched.

唇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中朝两国关系紧密,如同唇齿相依,互为友好邻邦。
  • 释义: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 释义: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 色彩:中性成语
燥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 释义: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胎发未干。用以指孩童之时。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 释义: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事情办不到。
  • 色彩:中性成语
"唇焦口燥"相关的名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