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竭齿寒

首页 / 唇竭齿寒
唇竭齿寒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chún jié chǐ hán

释义

见“唇亡齿寒”。

出处

《庄子·胠箧》:“故曰,唇竭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用法

唇竭齿寒作谓语、定语;用于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近义词
唇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言词尖利。
  • 释义: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说得唇焦口燥,可是没多少人能听懂。 
  •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 释义: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他连续讲了两个小时的课,早就唇焦舌敝,疲惫不堪了。
寒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 释义: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 释义: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