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

首页 /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释义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用法

大器晚成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年纪大才成才。

典故
  •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造句

1.只要能成材,大器晚成也未尝不可。

2.我这小孩是笨鸟慢飞,盼他可以大器晚成

3.三国时的吕蒙,年少不知读书,后来猛醒发奋,最终大器晚成

4.老师说像宋代苏洵就是个大器晚成的人。

5.爱德华托马斯是诗歌界的大器晚成者。

6.这位画家大器晚成,年轻时毫无名气。

7.舅舅四十多岁了才当上院长,真是大器晚成

8.三国时的吕蒙,年少不知读书,后来猛醒发愤,最终大器晚成

9.章学诚是大器晚成的一个典型。

10.那些被骂百无聊赖、大逆不道之人真是百口莫辩,一旦他们有了上进心教学相长,肯定会大器晚成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A great man will succeed late in life.

日语:

たいきばんせい

法语:

un grand génie ne se révèle que tardivement

成语谜语

功名早则不遂心(打一成语) | 百岁挂帅 (打成语一) | 白天只做零部件(打一成语) | 十分重视老人的功绩(打一成语) |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打一成语) | 夜校出人才(打一成语) | 贮月归春瓮,分江入夜瓶(打一成语)

大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画画或写文章在重要部分多花笔墨;着意下功夫。也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抓住关键。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我们做人做事要有大局观,大处落墨,不能只局限于眼前利益。
  • 释义: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王厂长上任后,毫不手软,立刻进行大刀阔斧的内部整改。
  • 释义:原指画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部分下功夫。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东郭先生对狼心怀怜悯,大发慈悲,结果差点丢了性命。
成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凭武功建国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老成:经历多。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老练稳重。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这个孩子少年老成,办事极有分寸。
  • 释义: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写起文章来才能赶到如鱼得水,水到渠成
  • 释义: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 色彩:中性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