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躲西藏

首页 / 东躲西藏
东躲西藏

  • 色彩
    中性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dōng duǒ xī cáng

释义

指到处躲避藏匿

出处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用法

东躲西藏作谓语、状语;指藏匿。

造句

1.他因赌博欠债而东躲西藏

2.听到一声大喊,孩子们吓得东躲西藏,四面散去。

3.白烟还在继续上升,从山谷下面的股股浓烟还在不断地涌上来,它们像一群捉迷藏的玩皮孩子,东奔西跑,东躲西藏,这座山藏不住了,就向另外一座山奔去。你挤我,我掀他,你追我逐,山脚无处安身了,就往山顶跑,还有的东跑西跑,上跑下跑,不停地跑了好多回。

4.秋意时而追风逐韵,东躲西藏,时而栖息山颠,咕咕幽啼,像是十月夕阳残照中的猫头鹰.

5.夏日的风也太热情了,让难耐的花儿,东躲西藏.

6.他东躲西藏的第四个年头刚刚开始。

7.这一家人常常东躲西藏,在朋友家里避风头。

8.两个悟空打到阴山背后,吓得鬼魂东躲西藏,跑得快的就报到森罗殿。

9.我们便在大山里颠沛流离,安家落户,日日东躲西藏,却也活了下来。 

10.男人们一听到些风声就赶紧东躲西藏,害怕被抓了壮丁从此生死难测音信渺茫。

近义词
成语翻译
英语:

hide oneself from place to place

成语谜语

宾主俱无意见(打一成语) | 春到拉萨无寻处(打一成语)

东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东道主们努力展示工厂的舒适,热情助我消除了疑虑。
  • 释义:大海变陆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 释义: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 色彩:中性成语
藏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被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藏:收藏。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晋书·刘牢之传》:“鄙語有之:‘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殫,獵犬烹。’故 文種 誅於 句踐 , 韓 白 戮於 秦 漢 。”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