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国殃民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蠹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同“蠧國害民”。亦作“蠧國嚼民”。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忍性气》:“其奸惡之蠧國嚼民,與虎狼之噬人食物,何處無之。”
- 释义:亦作“蠧民梗政”。侵害人民,阻挠政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雕传》:“某人浮湛里中,無以爲生,偵民有小不平,嗾之訟,佐之請謁,己旁緣自資,且既餌臨政者,因持其短長,以蠧民梗政。”
- 释义:蠹:蛀虫;折:断;隙:缝隙。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为害太多,必定造成灾祸,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 色彩:贬义成语
-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 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wén méng zǒu niú yáng
- 释义:蠹:蛀虫;剖:破开;虻:蚊虫。蛀虫能毁坏梁柱,蚊虻可以赶走牛羊。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
- 色彩:中性成语
民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保国安民,是每个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释义: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蚩蚩:无知的样子。无知识的就是老百姓
- 色彩:贬义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