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箒之使

首页 / 箕箒之使
箕箒之使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拼音

jī zhǒu zhī shǐ

释义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韩诗外传》卷九:“ 楚莊王 使使賫金百斤聘 北郭先生 ,先生曰:‘臣有箕箒之使,願入計之。’”

箕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指隐士的风范。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 色彩:中性成语
使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轩輶:古代士大夫乘坐的车;使:使者。指帝王的使臣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传说西王母住在瑶池,以青鸟为使者,向汉武帝传递消息。后用“瑶池女使”指传信的使者。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犹言颐指气使。
  • 色彩:贬义成语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