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血未干

首页 / 口血未干
口血未干

  • 色彩
    贬义成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拼音

kǒu xuè wèi gān

释义

古时订立盟约,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指订约不久就毁约。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用法

口血未干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

典故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打仗,晋国联合鲁国进攻郑国,郑国见他们来势凶猛,只好派代表公子马非到戏地与晋国大将荀偃歃血为盟,签订合约。不久,楚国派兵来进攻郑国,晋国坐视不救,公子马非认为晋国口血未干而不救就与楚结盟
成语翻译
英语:

before the blood of the oath is dry (breaking an oath which is just made)

口字开头的成语
  • 释义: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 色彩:贬义成语
  • 释义: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 色彩:褒义成语
  • 造句:看到这个口齿伶俐、讨人喜欢的女孩正游走在死亡的边缘时,学生们被震撼了,他们试图通过询问琳达的临床症状,去逃避他们心中的不安。
  • 释义: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 色彩:中性成语
  • 造句:你说的这些事,口说无凭,我无法相信。
干字结尾的成语
  • 释义: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 色彩:贬义成语
  • 造句:不要被他壮健的外表所欺,你得留心他外强中干的本质。
  • 释义:原指酒已喝尽。比喻钱已用完。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又有能力会做事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
  • 色彩:中性成语
  • 释义: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 色彩:中性成语
up